客服热线:029-8918-1862  |  关注公众号
免费注册
 |  立即登录  |  个人中心  |  帮助中心
商品 店铺

玉门油田:祁连山下“气”势如虹

发布于: 昨天
已被浏览: 13
来源: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7月28日,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灯光彻夜未熄,随着科研人员谢菁钰敲下最后一个字符,宁庆区块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正式定稿。这份凝结着4年心血的文件,不仅标志着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迈进持续快速增储建产、高质量发展阶段,更见证了玉门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追赶之路。

  破茧 于无路处开新路

  2021年,当玉门油田首次获得宁庆区块矿权时,等待油田科研团队的并非坦途。这座紧邻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缘冲断带的气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堪比“地质迷宫”——小型断裂发育,河道砂体刻画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更棘手的是,作为拥有80年开发史的老油田,却在天然气领域是彻头彻尾的“新兵”,既无历史资料可循,也无现成经验可鉴。

  面对“无资料、无经验、无技术”的三重困境,由16名地质、物探、开发专家组成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室成立。工程师赵伟和同事从最基础的地震资料解释入手,在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他们创新应用复杂断裂分期分级综合评价技术,历经10余次方案迭代,终于摸清了宁庆区块的构造全貌,锁定37个潜力构造圈闭。这些成果为后续井位部署提供了精准“导航”。

  在千米地下岩芯世界里,室主任李昱东带领团队详细观察描述18口井共计160余米岩芯,通过系统描述和剖析岩芯特征,建立了岩芯“铁柱子”。总结岩芯岩性特征,开展多属性聚类分析与叠前地震反演,点线面一体化揭示出盒8致密砂岩储层3条含气砂带。同时还实施多层系立体勘探,落实太原组障壁岛砂坝、山西组河道砂体展布,完成了骨架砂体和有利相带的刻画,为落实宁庆区块高效建产区、规模增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砺剑 技术破壁现气藏

  面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优质储层横向变化快、建产区难落实等一系列问题,科研团队展开技术攻坚接力赛。他们借鉴长庆油田经验,展开了贯穿“构造、储层、气藏”研究的循环接力赛,通过叠前叠后有效储层预测、致密砂岩气层测井分类评价等手段,让地下千米的砂体“现出原形”。

  在开发环节,技术团队开创“网格化管理模式”。工程师陶永富驻守现场18个月,将天然气开发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施工图”。他通过井网井距优化、单井合理配产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提升开采效果,成了名副其实的“网格长”。

  钻井平台上的日日夜夜,见证着科技与汗水的交融。公司技术专家杭伟带领团队完成29口井的41次地质取芯作业,在他们驻井期间,相关井试获工业气流,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腾翼 气涌祁连启新篇

  从2021年天然气产量为零,到2024年突破2.5亿立方米,玉门油田用4年时间走完了从“追赶”到“并跑”的道路。天然气的不断突破支撑玉门油田油气当量攀上历史第二高峰,更催生出了完整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从地震解释到储层评价,从钻完井工艺到生产管理,玉门油田宁庆区块天然气井钻探成功率突破67%,产建符合率达118%,建成了玉门油田首个亿立方米气田。

  站在新的起点,科研人员跳下“热炕头”,走出成熟区,目光已投向更远处。研究院副总地质师赵乐义指导大家探索宁庆西部复杂构造区天然气成藏规律,寻找中西部立体勘探天然气成藏目标,夯实建产稳产基础。巾帼标兵袁莉带领项目组从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烃源岩入手,开展有效烃源岩评价、煤岩天然气生成机理与潜力研究,开拓宁庆区块深层煤岩气勘探新领域。在开发上,研究人员围绕区块多层系勘探潜力与储量分类评价,合理制定开发技术政策。按照3年规划,2025年实现4亿立方米产能,2027年建成7亿立方米生产基地。

  在勘探开发研究院的荣誉室里,甘肃省QC成果二等奖、油田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的奖杯熠熠生辉。这些成果承载的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精神的传承。当新一代科研人员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他们正用智慧和汗水,在祁连山下续写着“油气并举”的新篇章。

本文关键字: 玉门油田:祁连山下“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