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 熊巧红 张旭)华北巴彦油田以技术攻关为抓手,推行分区块、分油藏、分井型的逐井分析模式,落实“一井一策、一井一治”方针,全面挖掘低效井潜力。截至8月18日,巴彦油田今年以来增油1.45万吨,为油田效益开发筑牢根基。
技术人员为不同类型低产低效井定制“分级诊疗方案”,强化室内静态资料与现场动态数据联动采集,结合效益评价模型深入剖析油藏现状。构建“常规注水调整为主,调堵、酸化、蓄能、封窜为辅”的递进式治理体系,实现油藏体系与能量双向稳升,平均单井含水率下降,赋能油藏高效开发。
技术人员系统梳理低产低效井台账,严守“油藏与采油结合、静态与动态数据结合、地下潜力与地面条件结合”原则,组织多专业团队现场会诊,精准锁定治理层段、工艺类型及实施规模,为每口井建立“全生命周期病历档案”,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针对吉华2-326X井组气窜导致生产受阻的问题,技术人员在传统调堵工艺基础上升级创新“表活剂—泡沫—表活剂—泡沫—表活剂”五段式段塞注入技术,形成立体封堵屏障,治理后井组气油比大幅下降,裂缝封堵效果显著,单井产量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