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中旬,东方物探充分发挥物探地质一体化技术优势,紧紧依托“扎根油田靠前支持”服务模式,聚焦渤海湾盆地未来勘探方向,持续加大盆地级和坳陷级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力度,在成熟领域及新区新领域等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渤海湾盆地内各油田公司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 变挑战为机遇
渤海湾盆地是在华北克拉通上发育的新生代裂谷型盆地,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具有多套源岩及两大含油气系统。
渤海湾盆地历经60余年的勘探,近年来,盆地内三大石油公司的7家油气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渤海湾盆地整体油气产量屡创新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渤海湾盆地也面临稳产增产的困难与挑战。一是开发程度高,已开发的老油气田整体处于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的“双高”阶段,地震勘探程度已实施三维地震叠合面积3.1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54.2%,富油气坳陷主体基本实现二次三维地震全覆盖;二是物探工作成效显著,助推了油气勘探的突破及规模储量的持续发现,尤其是近10年来,“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助力多领域勘探发现和老油区扩边挖潜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继续推进盆地油气勘探稳产增产,助力老油田焕发青春?这成为油气田企业和勘探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渤海湾盆地整体研究不够,渤海湾盆地隆坳相间、分割性强、横向跨度大,研究资料分散,盆地缺少整体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及类比研究;勘探认识不均,不同地质单元、不同层系及不同油藏类型之间的勘探认识程度不均,油田继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面临诸多困难挑战。
东方物探紧跟油田勘探部署,创新勘探工作思路,树立“认识无止境,勘探无禁区”理念,充分发挥一体化技术优势,直面困难与挑战,聚焦凹陷斜坡等重点领域,整体评价,分区带集中勘探,依靠科技创新,配合油田公司持续强化风险勘探,努力突破油气勘探技术瓶颈,助力渤海湾盆地各油田公司稳产增产。
跳出区块思维 着眼整体研究
2024年以来,东方物探与勘探院及渤海湾的4家油田公司开展联合研究,完成了大量盆地级基础研究工作。通过搭建盆地级格架地震大剖面,井震结合重建了渤海湾盆地地层格架系统,加深了对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及盆地地质结构认识,明确了超级含油盆地的资源潜力。
物探工作取得诸多进展:搭建盆地级格架地震大剖面,建立基干剖面网,跨探区搭建格架地震大剖面28条,共4630公里;井震结合重建渤海湾盆地地层格架系统,基于格架大剖面,依据地层不整合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典型化石组合和岩电特征对比分析,完成坳陷内及坳陷间地震地质统层,为工业化制图奠定了基础;首次完成基于三维连片地震资料及周边二维地震资料的坳陷级工业化制图工作,为深化盆地整体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为完善渤海湾盆地整体格架地震剖面,东方物探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立足渤海湾盆地的整体地质特点,超前谋划渤海湾盆地整体研究。新区研究中心领导和专家在2天时间内,分别前往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勘探部,就搭建盆地格架地震大剖面,讨论地震数据收集和统一处理解释方案,为完善盆地整体研究数据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渤海湾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经历中生代伸展—挤压和新生代断—坳发展阶段,形成了现今的“双层基底、下断上坳”的地质结构,新古两大成盆期交错叠合控制形成2套含油气系统。通过细化各时期古沉积凹陷分布,明确了新生界5套源岩发育区及勘探潜力区。
科研人员通过强化盆地整体研究,明确了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区带优选。其中富油凹陷中浅层复杂断块及岩性-地层、风化壳型潜山领域仍是目前老区稳定挖潜的重要领域。接替领域包括深层碎屑岩、隐蔽型潜山、凹边中浅层及页岩油领域,具有重大勘探潜力。
创新理论认识 拓宽勘探视野
近年来,东方物探基于勘探现状及勘探发现趋势,着眼于未来勘探方向综合分析,按照“领域拓宽、空间拓展”的思路,突出“三个转变”:勘探层系从中浅层向深层转变,勘探类型从以常规为主向常非并重转变,勘探区域从富油凹陷向富油气盆地转变,明确古近系深层、隐蔽性潜山、中浅层新区和多类非常规为下一步重点勘探领域方向。
战略拓展深层碎屑岩勘探领域。其中断控湖盆深层烃源岩广泛分布,具备大面积规模成藏的资源基础。坳陷级连片解释落实了深凹区规模构造,是深层油气规模运聚的有利指向。富烃深凹区形成3类油气成藏新模式,成藏类型丰富,勘探潜力大。
持续探索隐蔽性潜山勘探领域。东方物探基于成藏要素,按“源、储、圈”三元主控成藏分层系梳理出14种成藏模式,明确下一步应重点围绕古近系强生烃动力区和规模储层发育层系搜索隐蔽型潜山目标。
加大中浅层新区效益勘探力度。中浅层勘探程度高,探明、动用程度高,是渤海湾各油田主要效益勘探开发层系,加强中浅层新区带勘探是渤海湾老区实现效益增储稳产的重要领域。
积极探索页岩油、煤岩气等多类非常规勘探领域,东方物探依靠新技术,发现多个构造稳定、煤层厚、含气量高的勘探有利区带。
专家认为,不断创新理论认识是中高成熟勘探老区持续获得发现的不竭动力。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一次三维、二次三维到“两宽一高”高精度三维,从叠后时间偏移处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到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从常规资料解释到多维资料解释技术等,资料品质得到极大改善,助推了油气勘探发现。
截至目前,东方物探不断转变传统观念,以“提高新质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全力配合油田公司持续探索,力争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重新整理并深度挖掘整个盆地的资料信息,常非并举、海陆并进、新老区并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发挥作用。(记者 谭晔 通讯员 贾晓凌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