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消费迎来下降拐点,需求不足、替代加速成为主因
随着宏观经济回暖、疫情后用油行业逐步恢复和出行活动回归正常,2023年成为成品油消费修复之年,整体消费量超出疫情前水平。但进入2024年,“回补性”出行拉动力减弱,叠加经济性优势下天然气、电力分别在物流运输及交通出行领域的加速扩张,汽柴油需求下行,整体成品油需求出现萎缩,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24年成品油终端消费4.04亿吨,比上年下降1.9%。
出行拉动边际削弱,汽油消费出现下降。 2024年,我国汽油终端消费1.77亿吨,比上年下降1.1%。一是短期补偿性出行基本结束,出行恢复正轨,难以再次出现台阶式跃升,跨区域流动人口增加对汽油需求的拉动大幅削弱。二是宏观因素,如经济、消费信心、天气等因素抑制出行需求,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较2023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三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短期强劲冲击和长期结构性变迁挤占汽油消费空间,2024年全国公共基础设施充电量约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6%。
航煤消费逐步回归,国际航班恢复到八成以上。2024年航煤消费量达3928万吨,比上年增长13.2%,较2019年增长7.6%。出行完全恢复正常,旅游、公务等需求显著复苏,国际航线扩展加速。2024年,我国航空客运量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9%,比2019年增长10.6%;航煤消费持续且快速增长,尤其是假期出游拉动旺季更旺,国际航线则受到出入境的免签政策推动,延续较好的增长趋势,2024年国际客运市场恢复至2019年的84%。
主要用油行业恢复动力不足,在LNG助推下柴油深度萎缩。2024年柴油终端消费1.84亿吨,比上年下降5.4%。货物运输行业恢复远不及预期,难以支撑柴油消费。G7易流全国公路货运指数显示,2024年春节以来全国整车发车趟次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且处于近年来的底部水平。此外,地产、建筑施工等传统动能领域的景气程度回落或负增长。基建项目实际开工不佳,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上半年同比减少2.5%,处于近6年以来底部水平。同时,近两年国际天然气价格回落常规价格区间,国内LNG(液化天然气)价格相应走低,2024年前7个月国内车用LNG均价4455元/吨,与0号柴油(7616元/吨)比价在58%左右,持续位于75%盈亏平衡点之下,使物流企业使用LNG重卡相比使用燃油重卡成本降低20%以上。
新增项目推动产能增长,但需求萎缩、效益低迷抑制企业生产
新建一体化项目投产,国内产能继续增长。自2019年以来,以民营炼化为代表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承担了国内炼油产能扩大的主要角色。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一、二期)、盛虹石化、裕龙岛项目等先后投产,2024年末累计产能达9600万吨/年,占全国炼油产能10%左右;中科炼化、广东石化等国有集团新建项目也在“十四五”阶段陆续实现运行;已建炼油企业,如镇海炼化、华北石化等也完成扩能改造。截至2024年末,国内炼油产能达9.54亿吨/年。
原油加工量、石油消费量双双萎缩。炼油加工能力提升的同时,成品油内需萎缩,炼油效益低迷叠加化工装置迎来投产小年,化工原料需求增长乏力,国内石油消费出现2022年后的再度下降,估计2024年全年原油加工量7.09亿吨,比上年下降3.6%;原油进口量5.5亿吨,比上年下降1.9%;原油产量2.13亿吨,比上年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