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9-8918-1862  |  关注公众号
免费注册
 |  立即登录  |  个人中心  |  帮助中心
商品 店铺

长庆油田培育“数字土壤”赋能新能源发展

发布于: 昨天
已被浏览: 35
来源: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杜嘉 通讯员 宋丽媛 周星泽 廖晨博)7月4日,在位于陕西靖边的长庆油田首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站内,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岗位员工不仅能够实时掌握4736块光伏板的运行动态,而且能通过无人机定时智能巡检和AI图像识别,对光伏板故障进行精准定位,运维效率较人工提升了5倍。

  从过去运维人员顶着烈日“数板子”,到如今智能管控云平台发挥“中央大脑”作用,长庆油田新能源生产正用信息代码重构生产逻辑,用智能算法解锁绿色发展密码。

  近年来,长庆油田以系统化管理思维和数智化技术为手段,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平台和新能源智能管控云平台能力建设,全力打造智能化管理“新”模式。

  截至目前,长庆油田通过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平台,对油气区10万余口油气水井、2600余座油气站点、2600余座光伏发电站的生产数据进行集中管控,为70多个业务系统提供共享数据支撑。清洁电力通过“数字神经网络”实现运行动态秒级采集与智能调度,新能源开发正从“人工巡护”迈向“云端管控”的新时期。依托前期精心构建的完善数据采集体系,长庆油田超前实现了场站设备基础数据及测点数据的精准同步传输,为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布局提供持续可靠的决策依据。

  优质的“数字土壤”,才能孕育出新能源“智慧森林”。近年来,长庆油田以油气新能源业务数据资源需求为导向,通过打造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功能模块,实现光伏、风电、CCUS、油水井地热等生产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不仅打通了从设备层数据感知到平台层智能决策的全流程通道,而且有效地支撑油气与新能源业务的融合发展和精细化管理。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内,通过数智大屏可以实时查看光伏板在线状态、组串电压、逆变器实时功率、发电量等数据,系统还会自动计算出日发电量、单站满发小时和偏差率,精准生成运行报告。不仅如此,系统还会像园丁般修剪“数据枝叶”,利用模型分析排查灰尘覆盖、组件遮挡等隐患,精准预测发电量,准确率可达90%以上。

  “以前,数据很多,最长一次用2个小时才完成报表填写,十分影响工作效率。”一线员工田双野说。如今,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工作精度,而且实现了异常情况实时提醒。

  为全方位发挥好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系统“指挥棒”作用,长庆油田创新打造智能模块,解锁管理增效密码。基于采集的气象环境和时序数据,形成9个智能分析算法模型,从海量数据中高效提炼出效益价值。灰尘覆盖分析模型通过精准捕捉发电量异常情况,自动派发清洁工单;能效分析模型则通过对比理论值与实际值,找出偷走电量的“隐形小偷”……不仅如此,这些模型还先后孵化出生产管理、智能运维、运行监测等57项功能,7.7万人次的使用记录见证着如今“指尖管理”的便捷。

本文关键字: 长庆油田培育“数字土壤”赋能新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