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焦玉娟 通讯员 樊津津)4月中旬,柴达木盆地东部仍春寒料峭,青海油田天然气上产会战繁忙有序,岗位员工奋力增气。目前,气田日产能力较年初最低点提升50万立方米,提高3.2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以来,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面临气藏低压、出水加剧等严峻形势。为加快掌握天然气稳产主动权,该油田因地制宜组织天然气上产会战,成立上产小组,组建“控老井递减、强维护稳气、增措施产量、解集输堵点、稳生产运行、提机组效率、保设备运转”7个专班,通过老井稳产、新井提产等多项有力举措,实现了气田生产能力加快提升。
面对老井低压、出水,问题井增多等不利因素,青海油田各气田强化问题井预防及处置,加强措施论证,提升增产效果。强化问题预警,精准维护气井。通过建立“包站到人”模式,持续开展注气参数、泡排参数优化,日均开展各类维护952井次,同比增加335井次;日均自然递减由2.8万立方米降低至1.7万立方米。强化措施论证,提升措施效果。通过专家牵头,实施采气单位与“两院”联合论证。截至4月15日,完成措施330井次,措施有效率达92%,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措施日增气170万立方米,累计增气9000万立方米。
在老井有效增产的同时,青海油田锚定全年部署天然气产能目标,深入开展新井部署论证,动态优化井位,采取先期防砂、集中增压气举等措施,提高新井投产效果。截至4月15日,天然气产能建设完钻23口井,进尺达4.12万米;投产井14口,日产气达15.6万立方米。同时,通过对3条集气干线进行清管作业,瞬时流量增加1000立方米;开展流程切换工作,释放低压气日产能力2万立方米。
在加快天然气提产的同时,青海油田着力推进天然气气质管理,成立气质提升工作专班,编制管控方案,制定33项管控措施。截至目前,通过加强数据监控、降低进塔温度、改善三甘醇运行状况等举措,涩宁兰平均水露点、硫化氢、含氮量等各项指标均控制在要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