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作为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商品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简称上期能源)正式挂牌上市。近年来,“上海油”不仅成为世界感受中国产业脉搏的重要窗口,而且因其充分体现了区域现货市场供需变化、与境外原油期货价格总体保持高度联动等优势,成为国内外很多企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和定价参考。
影响力逐步扩大
升至商品期货第三位
截至2025年3月底,上海原油期货累计成交2.95亿手(单边,下同),累计成交金额149.27万亿元。其中,2022年及2023年成为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金额最高的品种;2024年继续维持在国内商品期货第三位。
上市7年来,上海原油期货最高单日成交量达51.6万手;最高单日持仓量达18.84万手;2024年上海原油期货日均成交15.94万手,日均持仓5.21万手。
同时,作为国际化品种先驱,上海原油期货已成为全球原油价格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已稳居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其主力合约价格与境外基准价——洲际交易所(ICE)Brent原油期货、纽约商业交易所(CME NYNEX)WTI原油期货及海湾商品交易所(GME)Oman原油期货价格,保持着高度联动性。境内外产业客户较为关注原油跨期及跨区价差的交易机会,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与境外市场高度联动,有效反映区域供需基本面变化的特点,吸引大量市场参与者。
有效反映市场供需变化
亚太区域价格特征愈加凸显
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在与国际主流高度接轨的同时,基于我国原油市场供需情况及贸易特点而具有一定独立性,有效填补了亚太地区原油基准价的缺失,“上海价格”影响力逐步对外辐射。
据有关资料,2024年,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油价先涨后跌,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走势。国内市场受全球宏观经济走弱以及国内电动汽车、LNG重卡对汽柴油车替代等因素影响,化工品及油品需求疲弱,原油消费和进口量同步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和仓单数量较好地反映了宏观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和炼厂开工率的变化。
中银期货能源研究员陆茗以2024年9月前后的市场动向为例,“金九银十”是我国原油产业下游的传统消费旺季,存在成品油需求增长向上传导的预期,加上上海原油期货仓单库存量偏低,因此近月合约价格走势短期趋强。随着9月后宏观情绪向好驱动,上海原油期货率先走强,体现了其区域价格的发现能力。而中东原油价格跟涨,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海原油期货能够更直接、更快速、更准确、更有效反映区域市场供需变化。
同时,上海原油期货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市场基础。目前可交割油种共九类,其中七类为中东油种。据全球能源市场数据分析和研究的专业机构Kpler数据,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约为1114万桶/日,其中来自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占比逾50%;而上海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进口量占比约23%,巴士拉中油进口占比小幅抬升至8.2%左右,阿曼原油进口占比维持在7%以上。因此中东原油作为上海原油期货的核心现货基础,具有充分合理性,可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亚太区域基本面。上海原油期货基于自身标的,形成了与中东原油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机制,近年来实现了境内外市场期现联动,标志着上海原油期货进一步成熟。
截至2024年底,上海原油期货共有10家交割仓库合计19个存放点,总核定库容1919万立方米,启用库容1332万立方米。交割库持续优化,能更好地满足市场交割需求。
匹配产业需求
为境内外实体产业提供高质量金融工具
随着上海原油期货现货基础日益成熟,为实体产业提供了优化现货配置的有效平台。近年来,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正逐步成为实体企业进行现货采购的优质渠道。
陆茗指出,当企业面临现货资源紧缺问题或境外现货价格偏高时,可选择在上海原油期货盘面建立多头头寸,交割获得仓单所有权后提货注销并出库,完成原油现货买入流程,进而满足下游炼厂生产需求或履行贸易合同。
2024年9月,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首次将上期所交割库的原油资源供应至日本千叶炼厂,在降低炼厂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开辟了炼厂原油供应的新渠道。据悉,千叶炼厂是该公司与日本合作伙伴合资的大阪合资炼油公司的下属炼厂,穆尔班原油是其加工所需的主力油种之一。为降低炼厂原料采购成本,这个公司经反复商讨测算研究,成功将上期所交割库的原油资源与合资公司已购资源进行换货操作。其日本、新加坡及华东各分公司联动配合,9月期货仓单注销出库后,25万吨(折合约185万桶)穆尔班原油于10月供应至千叶炼厂,充分发挥了全球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增强了采购资源的经济性。此次资源调配案例,也成为上海原油期货助力实体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典型案例。
去年年底,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旗下的盛虹石化(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了其首张原油期货标准仓单,引发市场关注。“利用上海原油期货的仓单市场,可以实现对公司库存的优化管理。”这个公司董事孙鑫表示,对于炼厂来说,进口原油的采购成本占到总经营成本的90%左右,通过原油期货等金融衍生品降低采购成本已经成为“必修课”。
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原油期货法人客户日均成交占比超四成,机构交易者的交易、持仓和套期保值比例位居境内已上市期货品种前列。
自上市以来,上海原油期货就确立了“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的原则,这一原则沿用至今。近年来,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参与者类型及参与方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截至2024年年底,上期能源境外客户覆盖了六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交易者类型涵盖全球石油公司、跨国大宗贸易商、机构投资者等。随着市场参与结构不断优化,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公允性得到提升,为其自身高质量发展及在实体产业中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上海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高度相关,2024年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与汽油和柴油批发价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86。上市以来,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与航煤进口到岸完税价相关系数保持在0.8以上。由此可见,上海原油期货在国内原油和成品油市场中发挥了较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据了解,2024年以来,国内已经有民营炼厂开始试点,在向下游加油站销售成品油的时候,以上海原油期货进行点价。对于炼厂而言,可在保证企业利润不变的情况下,为下游提供点价和套期保值等增值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对加油站而言,通过点价将价格风险通过期货市场对冲,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专家表示,由于上海原油期货定价合理、公允性强,境内外企业已逐渐将其作为现货点价基准,使上海原油期货成为原油以及下游产品现货定价的重要参考。(记者 楚海虹)
上海原油期货大事记
2018年3月26日
原油期货作为中国首个国际化商品期货上市。
2019年3月26日
发布原油价格指数。
2020年10月12日
推出原油期货结算价交易指令,发布日中交易参考价。
2021年6月21日
原油期权在上期能源正式挂牌交易。
2022年5月10日
发布原油期货月均结算价。
2022年9月2日
QF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可参与原油期货、期权等品种交易。
2023年4月24日
推出原油期货结算价交易指令优化业务。
2023年8月25日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制定矿业权出让收益起始价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以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作为油气矿产矿业权出让收益起始价标准。
2024年6月17日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开始发布对应上海原油期货收盘时间的WTI上海日中参考价及日中参考价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