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安凤霞 通讯员 赵凯)6月30日,吐哈三塘湖油田的牛平16-12井复产后,产油量由0吨提升至1.7吨。三塘湖油田通过实施“时间换效益、精细换效率、工艺换效益、替油换机采”的“四换复活甲”策略,截至目前累计复产长停井65口,增油1724吨,节约电费65万元,油水井利用率提升2个百分点。
长停井复产和低效井提效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剩余油分布以及渗流场变化认识,三塘湖油田油藏地质人员以加深油藏地质认识为基础,通过注采系统调查、压力和液面测试、测井二次解释等评价剩余油可采潜力,为长停井“四换复活甲”。在裂缝发育、物质基础差的区域开展注水培养、渗吸置换后实施周期采油、放压、替油等挖潜综合治理。认真评估不同长停井挖潜措施的经济下限,按“先肥后瘦”原则实施挖潜措施,确保每口长停井“吐出”效益油。
以时间赢效益。三塘湖油田多为低孔、低渗、低流度油藏,边部区域水驱较难控制,长期低产低效,开采价值低。从2024年起,技术人员系统评估,划小井组单元逐步治理。以牛圈湖北3区为例,去年通过长时间饱填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注入二氧化碳提高置换效果,再进行长时间焖井,目前,通过测压力、测梯度等手段评估剩余油富集状况,确认达到最佳焖井周期,水井转采、油井复产措施取得成功,北3区水平井由无效益井提升至效益三类井1口、效益二类井3口、效益一类井4口,原油日产量从5吨提升至17.5吨,采油速度由0.07%提升至0.26%。
以精细提效率。在生产模式变革中,三塘湖油田机采井开发理念果断从以往的粗放转向精准高效的“精准滴灌”。为实现长停井以及低效益井的高效利用,三塘湖油田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为这些井安装智能间抽先进设备,共开展161次智能间抽优化工作,对244井次进行小时级间开制度调整。借助智能设备的远程启停功能,技术人员能够将间开井的液面恢复时间精确把控至小时级,成功地把间开周期从原本以“天”为单位,缩短为以“小时”为单位,极大地提升了开采效率,也为上半年实现节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工艺增效益。牛圈湖区块属低孔隙、特低渗透储层,多年注水水驱开发面临注水压力大难题,易陷入注不进、采不出、注进水、采出水的低效水驱波及体积开发困境。2025年,三塘湖油田与绿碳企业开展“风险共担、技术共享”的长停井治理合作,尝试改变驱替工艺技术促使长停井复活。牛圈湖北区第一口风险合作井湖31-18井于3月开始注入二氧化碳,目前井组内6口长停井及低效井恢复生产。风险合作驱替工艺技术的变革,推动三塘湖油田“三低”砂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助力三塘湖油田扭亏为盈。
以替油换机采。三塘湖油田边部注采关系不完善,储层呈“土豆状”分布,常规机采效益不佳,地层能量恢复缓慢。技术人员深入挖掘长停井潜力,针对含油饱和度高、初期高产的井进行液面恢复测试,对液面较高的油井积极开展“洗井替油”,对长期水驱不见效、闷井时间长的注水井开展放压收油工作。目前,共实施洗井替油、放压收油217井次,增产原油391吨,有效促进了机采效益的提升。
下一步,三塘湖油田将继续深化“四换复活甲”策略,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每一口复产井都能成为效益增长的生力军,为全面完成年度扭亏目标提供坚实保障。